最近我提出车企搞出行服务的《九问》,其实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有朋友问我,这么多搞共享出行的,在识别驾驶人身份的问题上业界并没有成熟解决方案,上传身份证、驾驶证和信用卡,在识别这些证件真伪的问题上仍然靠人工肉眼,有门路的还能通过查询系统人工验证真伪,没有的,干脆就赌概率了。
如果没有精确的数据查询接口,用户申请驾车的审批就没有办法做到秒批,用户体验就会比较糟糕,但这个问题涉及政府、金融机构对个人隐私数据的开放,要解决这个问题,靠某些垄断性的数据查询接口并不合理,真正的解决路径还是要放在有加密安全保障的身份认证服务系统上,遗憾的是,懂这个技术的并不多,当然了,出行服务的真正痛点目前还不在这里,真的变成普及型服务,这个问题自然有人会去解决,都是生意,能赚钱怎么会没有人做呢?
事实上,对车企而言,搞出行服务,得解决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控车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车企有优势,但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不懂技术的决策层很容易在这个问题上被自己人忽悠。二是用户来源问题,这个更不简单,这么多年,车企虽然一直都有销售公司,但本质上销售公司并不卖车,它只是搞销售计划的公司,它的主要工作就是逼迫经销商压库存,监督经销商按照计划消化产能。对于用户从哪里来,没有哪个车企真有数,目前看,离开经销商,没有哪个车企能自己卖车。
对于控车问题我会另文再说,车企而言,这个问题总有解决方案,只是花钱多少的问题。但对于用户,即使有钱车企也未必能搞定。我们可以来看看滴滴当年获取用户的套路,它先是用出租车这个刚性需求的免费服务圈用户,再用专车、快车等替代性服务牟利,但无论哪个服务,都需要大量的补贴才能形成用户消费习惯,这个套路对于其他出行公司基本没有例外。吉利的曹操专车也是基本遵循相同套路,在获取用户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捷径。一波又一波的车企要搞出行服务,不仅要烧钱让利消费者,还得大量做广告,如果用车企卖车砸广告的那种套路做出行广告,即使烧钱补贴用户,也未必能找到足够的用户让运力饱和,原因我就不细致分析了,反正对经销商而言,车企的广告费有没有用户,那都是不可言说的事情。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对车企而言,如果是自己搞出行服务,要么模仿滴滴烧钱,要么模仿卖车去买销售线索,除此之外恐怕真不会有别的套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车企其实是有可能找到第三条道路的,但摆在车企面前的坑太多、不懂的东西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恐怕容不得去牵头搞出行服务的车企决策层再去探索别人不曾探索的路径。
未来几年,车企会义无反顾地把资金和资源投向出行服务,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之下,外资可以在股比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没有资质保护,本土的传统车企,如果再磨磨蹭蹭,不思创新,只图安全安稳安逸,几年之后,恐怕车展上只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和跨国车企能有声音,传统造车企业只有躲在幕后当供应商的份,不信我们走着瞧!